不懂医疗的人,很容易将肾病和肾虚弄混,稍微懂一些的人,知道肾病属于西医,肾虚却是中医术语,便认为二者完全不同。
实际上,肾病和肾虚还是有一些关联的。
肾病和肾虚区别在哪儿?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肾”的认识不同。
对西医来说,“肾”指的是肾脏,普通人都有两个肾脏,负责净化血液,排出代谢垃圾,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病的症状关键词是尿蛋白、潜血、肌酐、水肿、贫血等;
对中医来说,“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存在,作用是藏精、主水、纳气。
肾虚的症状关键词是乏力、易疲劳、阳痿、浮肿、脱发、面色无光等。
肾病和肾虚的联系
为什么肾病和肾虚很容易混淆呢?因为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大联系。
1、水肿
肾病漏蛋白和电解质失衡都会引起水肿,而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自然也会出现水肿。
2、虚弱
虚弱、乏力是肾虚的主要症状之一,肾病呢?肾病会引起贫血,也容易让人产生虚弱、乏力的感觉。
3、头晕
肾病造成头晕的原因很多,比如肾性高血压、肌酐升高等。肾虚造成头晕的原因就相对复杂一些,大多会归到精气不足上面。
再加上不思饮食、皮肤暗淡无光等,这些表现或感觉都是患者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比化验单上的数据更加真实,所以很多人会将肾病和肾虚搞混。
肾病和肾虚如何治疗?
肾虚因为是中医范畴,治疗自然是“调理、扶正”为主,通过恢复人体自身的机能,来消除病患。
肾病的治疗就比较复杂,目前以西医为主,所以主要通过抑制各种症状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在肾病治疗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只靠抑制是不行的,也应该引入中医调理扶正的理念,所以肾病患者使用激素等西医的同时,也在大量使用金水宝、百令、尿毒清等中药。
可以预见,未来肾病治疗的突破,很可能出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