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文
每日人物王子薇黄茜琳编辑钟十五
5月18日12点31分,深圳赛格大厦楼体晃动,大楼晃动原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猜测。
次日,广东应急厅出示的报告显示,赛格大厦震颤的原因为多种因素耦合,主要为风、地铁和温度。
作为我国跨世纪建筑代表,赛格大厦是深圳华强北的地标性建筑,也见证了华强北从上个世纪以来的兴衰起伏。年后,华强北在一次次尝试新转型,命运走向了另一个分叉口。如今,大部分昔日“一铺难求”的数码城商户早已转战美妆行业,华强北的“造福神话”止步电子业。
为什么晃动
5月18日12点31分,深圳赛格大厦楼体晃动。一个半小时后,广场内所有人员疏散完毕,未出现人员伤亡。此后大厦未发生振动。直到19日下午一点半至两点之间,再次发生晃动。
第一天事后,一名大厦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电梯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在跑,跟灾难片一样。”亲历市民表示:“午睡时大楼晃动,以为有人在抖腿。”更有网友称:“一口气从六十几楼跑到一楼后,发现鞋子跑没了。”
楼体晃动,引发外界的猜测。有人猜测因大厦内多人使用虚拟货币矿机挖矿导致震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说法不可能成立,因为“挖矿”必须在专业的机房中进行。
5月18日,深圳福田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到场对大楼安全进行检测,经初步检测排查,大楼周边场地未见地面开裂情况,未见幕墙板块脱落损坏,其他相关具体情况及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中建科工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认为,在并无大风和地震的情况下,这可能是一种偶然的频率巧合,就是共振现象,即风的频率对上了楼的固有频率,就可能导致楼体局部位置出现共振。
也有说法认为是涡振导致的。超高层建筑和桥梁细长的形状,很容易在风力作用下出现晃动,尤其是空气中存在涡流时。赛格大厦总高.8米,总建筑层76层,地上72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形状“高而细”,易受涡流影响。
涡振现象在大跨桥梁上比较常见,去年5月5日15时20分,深圳虎门大桥正在维修施工,桥面加了1.2米高的挡墙,破坏了断面流线型,从而引发涡振。
此前还有猜测是地基变形导致的。年8月,位于深圳罗湖区,与赛格广场大厦同样竣工于年的裕晖大厦因地基变形发生过类似晃动。
5月19日下午,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文件显示,目前,大厦主体结构安全,内部钢结构坚固,各种附属设施完好。经初步调查判断,大厦震颤的原因是多种因素耦合,主要与风、穿过大厦楼下的两条地铁,以及温差较大(8度)对楼体钢结构带来的影响有关。此外,大厦未安装可以应对风致振动的阻尼器(在强风时降低加速度响应、降低大楼晃动幅度的装置)。
有无阻尼器的区别图源网络
赛格广场部分物业为上市公司深赛格所自持,截至19日,深圳赛格集团股价收盘报5.65元,跌6.46%。
19日上午,据极目新闻报道,赛格大厦内的商户目前可通过1号门进入大楼。1至6楼的赛格电子市场商户寥寥无几,仍有一位商户因“有客户要货,我需要发一下货”进入大楼。
此外,其他楼层都处于关闭状态,物业要求进入赛格大厦需自证商户身份并登记,原则上不可长时间停留。
跨世纪地标建筑
赛格大厦始建于年,年投入使用,完全竣工于年,成为深圳市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投资兴建赛格大厦的赛格集团,主营电子业务,是当时深圳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四大集团之一。前身是年由广东省、深圳市和电子工业部所属的电子企业,吸收其他部门所属的电子企业,组建成的深圳电子集团公司。
年,公司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并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销售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赛格电子市场。当时业务占据华强北50%的赛格集团,决定在华强北建赛格大厦,解决电子市场的扩容和发展问题,替代原来的旧厂房。还因需要一栋现代化的建筑作为形象大厦,且目标高度要超过其他集团,要在新世纪来临之前建成。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深圳四大集团中的中电集团的电子大厦(高69.9米)、特发集团的发展大厦(高.8米)、深房集团的深房广场(高.3米)相继建成。
年,赛格集团开始上市融资工作,有了资金后,开始筹建赛格大厦,年完成征地与规划。年7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赛格集团将其在所属八家直属、控股及联营公司中的权益进行重组,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上市。同一年,赛格大厦也开始动工。
在规划之初,赛格大厦受到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重视,因为这关乎到赛格大厦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深圳市的脸面。
经过竞标,施工由中国建筑二局深圳南方建筑公司承包。在对比深圳建筑设计三院和电子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后,相较于设计繁琐或设计雷同的前两者,深圳国土规划局选定由华艺(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做大厦整体设计。
中建拥有建造超高层摩天大楼的历史。年起,中建三局用37个月建造了高米的深圳国贸大厦,建设中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年,又仅用天完成亚洲第一钢结构大楼深圳地王大厦,刷新了国贸大厦3天一层的“深圳速度”,成为中建的经典之作。
赛格广场大厦邀请了当时学界与业内的专家,将技术设计的重点放在钢管柱混凝土结构和逆做法施工上。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可以使楼变得“高”且“窄”,增加使用面积的同时,提高建筑高度,对售房十分有利。而采用“逆做法”施工,则可以在不影响商户经营的情况下,尽量缩小施工范围。
建成后,赛格大厦成为当时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厦,是当时深圳第二高楼,仅比年建成的地王大厦低28米。
华强北全景中的赛格大厦图/cfp
赛格大厦还获得了深圳建筑行业内首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年中建总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年“深十大明星楼盘”之一以及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但赛格广场大厦也有因决策“过快”而导致的缺陷。据当时参与建设全过程、现任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金典琦描述,在赛格大厦投资决策时,有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如不需要建这么高,50层一样可以在满足使用同时成为形象工程,且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会低很多,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最终,赛格大厦建设周期为4年4个月,比计划提前7个月竣工,但动态总投资达到12.6亿。金典琦指出,设计方案选择的仓促所导致的施工图滞后以及中途出现资金断裂的问题增加了施工时间。
在金典琦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中描述,施工图滞后造成了边设计边施工的问题。在总承包商招标时,并没有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施工中常出现停下来等图和按图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最严重的一次后果发生在顶部的天线。由于不停地修改,天线的制作安装都曾停下来等图,在年4月8日钢结构封顶之后,同年9月30曰才完成天线部分的施工。
大厦建成同年,地面行人发现赛格广场天线剧烈摇摆,原因是天线的设计计算错误造成共振。重新计算后,天线紧急割除顶部26米,重新安装上去的为13米,并做了局部修改。
建设中资金也出现了问题。年,裙房结构封顶,塔楼正式建设之后,资金出现紧张。起初集团决策者不同意销售作为电子配套市场的裙房,只允许销售并没有太多优势的写字楼。同时,快速的施工进度不断积累负债,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到深圳,施工进度减缓。
直到年6月,赛格集团的领导班子调整,经营思路调整到以收回建设成本为第一任务上来,裙房的销售开始解封,赛格大厦迎来了销售的春天。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收回了全部投资,且其内部投资收益率达到31%。
赛格集团。图/cfp
华强北该何去何从?
赛格广场大厦所处的华强北,商业区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条中轴主干道南北长多米的街区,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拥有6万多家企业和4万多户个体工商户,光是年交易额就达到亿元。
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时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有关。深圳经济特区筹备时期,电子业就被作为来料加工的主导产业。至年间,来自内地和香港的电子产业资源不断向深南大道和华强北交汇处聚集。这促成了年深圳第一座高层建筑电子大厦的建成,18年后建成的赛格广场大厦与其相邻。
年,赛格电子市场成立之初,面积只有平方米、43户商家。虽然小,但符合改革开放之初的市场发展需求,吸引了许多内地厂商与香港厂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