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到法院打官司门槛降低了
本报讯( 方俊 *韵 通讯员 赖之初 吴春瑞) 5月4日起,立案登记制新规开始实施,因为门槛的降低,市民上法院打官司变得更有底气。新规首日,全市法院就收到各类案子154件,其中当场立案116件。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位工作人员说,从当天的情况来看,受理案件数量上比之前有所增多,尤其是行*案子最为明显。
龙游首例当场立案用时15分钟
5月4日上午8点过,57岁的陈大伯第一个走进龙游法院立案大厅递交诉状。2014年8月,陈大伯受雇到龙游东华街道的一户人家从事玻璃搬运,工资为100元/天。同年9月12日,他在搬玻璃过程中不幸被割伤右臂,花去1万多元医疗费,伤情经鉴定为九级伤残。大伯起诉要求户主吴某夫妻俩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大伯文化程度不高,之前一直听说法院立案难,心里有些担心。不过当天立案法官热心向他讲解立案程序,快速向他出具了案件受理通知书、材料接收清单、诉讼费缴费通知等材料,整个立案过程仅仅用了15分钟。陈大伯兴奋地说: 没想到法院立案这么快,老百姓真是方便了很多。
只要符合条件都可当场登记立案
与以前的立案审查相比,柯城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高爱珍告诉,立案登记制度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对当事人起诉提交的诉状材料、证据实行严格的审查后才予以立案。
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来立案,一律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会先收下材料,同时会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日期,在7个工作日务必给予当事人答复。 高爱珍介绍。
高爱珍说: 从前两日的工作情况来看,民商事案件上升不是很明显, 民告官 类的行*案件上升幅度较大。
门槛降低不等于没有门槛
既然立案门槛降低了,那是不是谁都可以 任性 一把,随意到法院起诉呢?龙游法院立案庭负责人介绍,立案审查变为立案登记后,立案门槛有所降低,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行为很可能增多。浙江省高院下发了《关于贯彻立案登记制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六种情况不予立案。法院将加大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力度,将予以曝光,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