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办事处领导到社区调研民生微实事项目
民意渠道结合驻点普遍联系群众收集民生需求“南澳河马桥段3号桥(钢筋水泥柱木桥)是老街小区六巷居民的惟一出入通道,希望对南澳河马桥段3号桥面进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在厚厚的《南澳办事处民生微实事登记汇总表》上,记者看到,南澳社区居民林梅、熊瑞琼建议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挂点领导将该建议上报办事处,并纳入南澳办事处民生微实事项目库。
据了解,为最大限度地体现项目的广泛性、参与性和草根性,南澳办事处在各社区*组织、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公司在日常工作和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联席会议中收集到的民生需求基础上,还通过各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挂点领导、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团队成员收集民意。一个月来,社区挂点领导干部收集了件民生微实事,涉及医疗帮扶、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文化生活、就业帮扶等方面。
“项目收集(提议)环节最为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实施的结果,越是放权于民,越是由群众自主提出的项目,执行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办事处从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充分发挥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模式转变从“*府配菜”到“百姓点菜”随着旅游业发展,新大社区坪山仔小区车流辆增大,车辆通过小区各路口时速度较快,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3月,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启动后,坪山仔小区居民普遍反映行人出入路口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在路口安装减速带。经审核立项后,南澳办事处立即组织实施,一星期后,坪山仔小区各路口装上了减速带,得到小区居民的拍手称赞。
据了解,以往民生实事的选题确定、经费安排以及具体实施,基本都由各级*府主导进行,属于“*府配菜”。而“民生微实事”则属于“百姓点菜”。南澳办事处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对收集到的项目进行分类整理,由办事处组织相应的社区*组织、居委会、工作站、居民代表和专家共同商议,按照社区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遴选当前亟需解决、惠及群众较广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项目确定后,会在社区公开栏、社区家园网和社区显眼位置进行公示,认真吸收辖区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机制创新简*放权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据了解,在第一批启动的90件民生微实事中,除了9个社区文化类项目,其余81件微实事的实施主体均是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被提到“主角”的重要位置。
“服务类项目及10万元以下的实物类项目均由社区工作站组织实施。”据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工作站不仅参与项目的征集、整理、遴选,还是项目实施的“主角”。
“此外,办事处还抽调5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民生微实事相关工作。”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不突破现有法规*策和条例框架的前提下,打通*府部门的各个环节,松开以往项目推进的资金拨付、项目征集、决议程序、审批流程、项目采购、决算审计、效果测评等七道“紧箍咒”,实行简*放权、流程再造。
马上落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多雨季节即将来临,日前,南澳办事处领导到南隆社区上企沙居民小组调研统建楼的排水管道铺设方案,提前消除排水和安全隐患。“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让老百姓‘点菜’,*府提供服务,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生微实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最佳途径“发酵”,“短平快”地解决百姓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如果不及时施工,雨季来临后雨水会流到地下停车场损坏电梯、机房等设施。”南隆社区*委书记温永森告诉记者,社区到群众中收集意见,经整理上报了50个建议,目前纳入第一批立项的有9个,“群众‘点菜’,*府‘买单’,大家都拍手称赞。”他说,社区居民都盼望着这些项目早点落地实施,给群众带来实惠。
渔民娶亲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纳入民生微实事
相关链接何为“民生微实事”?包含哪些项目?“民生微实事”专指社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