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表现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9考研中诊汇总快快收藏起来
TUhjnbcbe - 2020/12/8 0:08:00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未来的国医大师都置顶了青橘校园

考研中综考纲

中医诊断学部分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绪论部分)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望诊部分)

1.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2.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特征及临床意义,五色的临床意义。

3.望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头面、五官、颈项:头面、五官及颈项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躯体与四肢:胸胁、腹、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皮肤:常见皮肤色泽、形态的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排出物: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质地、量的异常变化与临床意义。

10.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常见食指络脉的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11.望舌:舌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闻诊部分)

1.听声音:

音哑与失音、语声重浊、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喘、哮、气短、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及肠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嗅气味:

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问诊部分)

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与家族史。

2.问寒热:

寒、热的含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3.问汗

表证辨汗:表征无汗与有汗的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里证无汗的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心胸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及阴汗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4.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闷痛、绞痛、空痛、隐痛、窜痛、固定痛、掣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5.问头身胸腹不适:

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乏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6.问耳目:

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7.问睡眠:

不寐与多寐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8.问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及偏嗜食物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口黏腻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9.问二便

大便:便次、便质及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小便:尿次、尿量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10.问妇女

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1.问男子:

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2.问小儿:

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脉诊部分)

1.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临床意义。

2.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3.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

4.28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5.相兼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脉症的顺逆与从舍。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按诊部分)

7.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及腧穴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八纲辨证部分)

1.阴阳

(1)阴证和阳证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表里

(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3.寒热

(1)寒证和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寒热转化、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4.虚实

(1)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虚实转化、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病因辨证部分)

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侯分析。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气血津液部分)

1.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2.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3.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4.津液不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5.痰证、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阅读中诊脏腑辨证部分)

1.心与小肠病病证: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小肠实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肺与大肠病病证: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3.脾与胃病证:

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肝与胆病证:

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5.肾与膀胱病证:

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膀胱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6.脏腑兼证:

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敬请期待~

●内容说明:编辑/薄荷糖,审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为青橘校园原创,版权归青橘校园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
1
查看完整版本: 19考研中诊汇总快快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