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表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有了抑郁情绪,并不只是抑郁症那么简单
TUhjnbcbe - 2021/3/8 12:54:00
了解下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58239.html

昨天,在《抑郁?疯子?》中为大家科普了“双相情感障碍”这种心理疾病。从粉丝留言看,已经有人对照症状高度怀疑自己是“双相情感障碍”了,但很明显大家还是不知如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捉急的小编只能今天再继续唠叨唠叨双相情感障碍的事,方便大家“自查自纠”。

不过,昨天我们就提到过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所以别说是普通大众了,医生区别这两个疾病都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们也只是整理一些易于大众理解的区分办法,如有专业人士觉得不对,欢迎拍砖。

37%的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

国际上一项研究认为,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可以发现,其中30%-40%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误诊非常多,尤其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医院副院长王刚教授如是说。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为何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二者都属于心境(情感)障碍,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力下降等这些抑郁症状时,称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在临床表现上跟抑郁症的抑郁发作几乎是一摸一样的。如果一个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只有抑郁症状发作时很容易被判断为抑郁症,所以二者特别容易混淆和误诊。

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与抑郁症的抑郁发作几乎一摸一样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医生往往采集不到轻躁狂或躁狂发作的信息。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患者第一次发病都表现为抑郁,只有极个别第一次发病是轻躁狂或躁狂;而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的发作时间都表现为抑郁,真正处于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时间很短。所以,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就医,很难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大部分时间表现为抑郁

另外,患者如果处在轻躁狂状态下,会觉得情绪较高,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睡眠的需求很少,即使长时间加班也不觉得累。因此,病人往往认为这是他情绪最好的时期,一般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时来就医,又会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也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是全球双相情感障碍方面德顶级权威专家之一,她在《躁郁之心》中描述自己的症状“我的躁狂发作,至少在它早期温和发作的时候,绝对是一种令人迷醉的状态。它带给我极大的快感,无可比拟的思潮涌动以及源源不绝的能量,让我可以把各种新奇的想法转变成文章和项目。”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虽然容易混淆、误诊,但还是有一些区别可以归纳。

症状不同

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双相情感障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常常以抑郁、躁狂或轻躁狂症状交替出现,中间有明显的缓解期。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言语和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乃至自杀行为。

抑郁症:只有抑郁发作一种症状,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主要症状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思维迟缓、行为缓慢、记忆力下降。因此,抑郁症也称为“单相障碍”。

自测提示:如果只有抑郁发作的症状,可以暂定判断为抑郁症;如果出现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两种症状,那无疑是双相情感障碍。

病程不同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患者的情绪在正常-抑郁-躁狂(或轻躁狂)之间反复循环。(一般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

自测提示:如果抑郁症状发病较急,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就很大。

发病年龄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的平均发病年龄在25岁左右,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而且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有50%以上会在20岁左右发病,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自测提示: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因素之一。

人口学特征不同

据调查,抑郁症的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发病原因不同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都属心境障碍,发病原因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构成,但在遗传方面中,二者不同。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是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15%到20%。

自测提示: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者须特别当心!!

治疗方法不同

心境障碍患者都会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措施治,二者在药物治疗上区别明显。

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和抗癫痫药,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其中锂盐为首选心境稳定剂。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所以需要心境稳定剂与抗抑郁剂交叉使用,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是抗抑郁发作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

特别注意的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

共病特征不同

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而双相情感障碍较抑郁症而言,它与其他疾病共病率非常高,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重性精神类疾病。容易共病的如:成瘾物质的滥用、酒或*品的滥用、伴发一些人格的障碍。其中心脑血管病、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要明显的高于普通人群。

从以上七点可以看出,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完全是两个病,虽然容易混淆、误诊,但误诊后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会病情加重,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掌握简单的判断方法,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身边的人。

虽然本小编说写此文是为了大家“自查自纠”,这纯属玩笑,我们只能做到科普常识,真正医院和专业治疗机构完成。高度怀疑自己有问题的读者,建议您及时就医。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了抑郁情绪,并不只是抑郁症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