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表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综述从临床生化看分泌性垂体瘤下诊
TUhjnbcbe - 2021/3/21 12:51:00

《ClinicalChemistryandLaboratppryMedicine》年12月刊载[57(2):-.]美国GoundenV,RampursatYD,JialalI撰写的综述《垂体腺分泌型肿瘤:临床生化视角Secretorytumorsofthepituitarygland:aclinicalbiochemistryperspective.》(doi:10./cclm--.)

垂体腺负责各种激素的产生和/或分泌,这些激素在调节体内内分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垂体前叶的分泌性肿瘤以垂体腺瘤为主,共占需要手术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5%。最常见的分泌性肿瘤是泌乳素瘤,可根据基础泌乳素水平进行诊断。肢端肥大症可通过基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和口服糖耐量试验中生长激素(GH)抑制失败来诊断。库欣病可诊断为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表现为夜间唾液皮质醇水平升高、尿游离皮质醇排泄增加以及过夜口服地塞米松(1.0mg)后血浆皮质醇未能被抑制。作者还讨论了罕见的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性肿瘤的诊断。并发症率与肿瘤的发生、临床后遗症以及相关的药物、外科和放射治疗有关。本综述的重点在垂体前叶分泌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及临床化学实验室在分泌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分泌性肿瘤的诊断

临床上对垂体分泌性肿瘤的怀疑主要表现为促激素和靶腺激素超量分泌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垂体腺瘤也可表现为局部肿块症状,如头痛、颅内压增高、不同颅神经损伤和视觉障碍。特别是在视觉障碍方面,垂体肿块压迫视交叉可导致特征性双侧偏盲。

临床生化

最初的测试应该针对那些被怀疑超量的激素。此外,如前所述,还应考虑其他垂体激素缺乏的可能性。激素分泌过多的模式是不均匀的,由于垂体肿瘤分泌的脉动性质,可能在正常和过度分泌之间循环。

生长激素产生超量

因为发生在一天内的分泌的昼夜变化(diurnal)和脉动性质,通常不推荐随机生长激素水平。然而,虽然GH水平的随机升高并不意味着存在过度分泌,但据报道,使用小于0.04ng/L的随机值可以排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动态功能(抑制)试验是GH超量的实验室检测的基础。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GH分泌型垂体肿瘤的标志之一是不能对葡萄糖诱导的抑制信号作出适当的反应。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需要摄入75克葡萄糖,测定在0和分钟的GH水平在分钟的。GH水平1μg/L通常可排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然而,据报道,截断值(cut-off)不太敏感,建议较低水平的截断值(0.3μg/L)和更敏感的检测。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期间,GH水平很少出现自相矛盾的升高。OGTT后GH水平受年龄、女性性别和肥胖的影响。

化验检测(assay)

以前用于测定生长激素的旧的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已经为使用化学发光作为检测信号以及利用单克隆抗体的较新的免疫分析方法替代。这样提高了测定的精确度——然而,仍有几个挑战困扰着GH的测定。其中最重要的是GH在不同平台之间缺乏标准化。这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困难在于以下核心问题:(a)GH不是一种均质分子,它以人属(homo)和异二聚体(heterodimers)的形式存在于循环中,因此在检测中使用单克隆抗体意味着只能识别和测量某些亚型。已有提出使用多克隆抗体,以确保在一个样本中检测到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生长激素。(b)GH结合蛋白(GHBP)引起的干扰。由于循环中高达50%的GH与GH结合蛋白(GHBP)结合,这可能会影响抗体在检测中对结合位点的可达性。这与GH的低估有关,尤其是在使用单克隆抗体的检测中。在某些GH免疫分析中报道了高达50%的负干扰。此外,GH结合蛋白(GHBP)的浓度受肝脏疾病、营养和代谢条件的影响。目前已经使用了多种GH检测校准标准制剂(standardpreparations),包括第一个国际标准(IS)66/和随后引入的国际标准(IS)80/,这两个标准制剂均使用了垂体起源的GH亚型。然而,垂体提取物中GH的真实含量是未知的,并被指定了一个任意选择的值。更新的标准材料是国际标准(IS)88/,最近的是使用重组GH的国际标准(IS)98/(当前使用的标准制剂)。从年举行的生长激素研究协会与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合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研究国际协会和垂体协会合作的联合会议建议,对GH化验除了采用一种定义的国际标准之外,应该知道检测的同种特异性抗体(theisoformspecificityofassayantibodies),应该认识22-kDa同种型(22-kDaisoform)。

使用生长激素测定的另一个问题是国际单位制(SI)与常规单位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对临床决策极限范围(clinicaldecisionlimits)有重大影响,迄今为止,临床决策极限范围(clinicaldecisionlimits)很少被注意到用于GH测定和截点起源(originforthecut-point)的测定的化验中。当前建议的GH试验性能的定量极限达到下限0.05μg/L,变异系数(CV)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测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反映外周组织累积暴露于超量GH浓度的总体情况,并且在GH水平升高时作为GH的中介者(mediator)。建议将其作为GH超量的初始筛查试验,原因如下:(a)与GH需要抑制试验和禁食样本不同,随机样本可用于IGF-1的测定;(b)IGF-1不像GH那样受昼夜变化、脉动变化的影响,不受近期饮食摄入、运动、睡眠等分析前因素的影响,由于其结合绑定蛋白具有较长的半衰期。然而,有报道IGF-1在人体内有显著的生物变异(3%-36%)。年龄、青春期发育、体重指数极值、妊娠、糖尿病失控、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疾病等其他因素会影响IGF-1水平。由于IGF-1依赖于年龄和性别(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因此在解释结果时使用适当的年龄和性别相关的参考区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定义的参考区间需要是特定的化验方法/化验分析。IGF-1检测的主流仍然是免疫分析平台。IGF-1的标准化仍然是一个问题,不同免疫分析之间的一致性较差。Krebs等报道,当五种不同的免疫分析方法与以前的*金标准,Nichols优势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时,回归斜率在0.到1之间。目前已有一种使用重组材料的作为参考标准的国际标准(IS)02/。

与GH一样,IGF-1也具有结合蛋白,这种结合蛋白可能通过干扰抗体结合位点来影响检测,通常会导致假性的低的结果。不同的去除结合蛋白的方法也会导致较差的检测间的相关性(poorbetween-assaycorrelations)。最近的报道描述了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法测定IGF-1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IGF-1作为一种小分子,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通常在样品提取前进行改进步骤,需要一步化从IGF-1中分离结合蛋白[7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GH和IGF-1被用作性能增强剂,以及反兴奋剂机构为发现其非法使用所作的努力,因此在GH和IGF-1的测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约15%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肿瘤可同时产生GH和PR。虽然研究重点是临床生物化学,但需要强调的是,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中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肿瘤是大腺瘤,具有侵袭性。谨慎的做法是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增加结肠肿瘤的风险,并进行睡眠研究,以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oea)。早期诊断和治疗肢端肥大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使死亡率增加两倍,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疗的生化目标治包括IGF-1水平在与年龄相匹配的参考范围内和随机的GH水平1μg/L。

泌乳素瘤

催乳素瘤在所有垂体分泌性腺瘤中至少占50%,女性会出现溢乳和闭经,男性会出现阳痿和性欲减退(男女性腺功能减退)。应在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和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和不孕患者中进行泌乳素(PRL)水平检测。基底泌乳素(PRL)值μg/L是有用的,通常与泌乳素微腺瘤的存在有关。通常垂体大腺瘤的泌乳素(PRL)值μg/L。泌乳素(PRL)水平一般与肿瘤大小平行。泌乳素(PRL)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由于与存在垂体分泌性肿瘤无关的其他原因。其中包括垂体柄疾病和各种抑制多巴胺的药物。由于药物摄入是PRL水平升高的非常常见的原因,因此需要仔细研究排除雌激素治疗、多巴胺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阿片类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使用史。妊娠等生理情况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硬化、慢性肾病等病理情况也会导致PRL水平升高。但大多数上述情况下,PRL水平很少会超过μg/L。

PRL的常规测定方法为免疫测定法,常用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发光法。存在的巨泌乳素血症(macroprolactinemia)是一种与免疫球蛋白G结合的非生物活性但具有免疫反应活性的PRL形式,其存在导致了目前商业检测中PRL水平的不同程度的假性升高。绝大多数的巨泌乳素血症患者无症状;然而,在高泌乳素血症中有一些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从而混淆了真性单体增多者与巨泌乳素增多者的临床鉴别。这是一种罕见的情况,但实验室需要了解如何排除巨泌乳素血症。巨泌乳素的结构及其与不同测定方法的相互作用是多变的。

在疑似巨泌乳素血症中,建议采用实验室步骤来确认巨泌乳素。重要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来检测巨泌乳素,都要通过PRL检测平台进行验证。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聚乙二醇溶液处理患者样本后,沉淀巨泌乳素成分,然后测量处理样本上清液中的PRL。在某些制造商的试验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组的部分沉淀可能与干扰同时发生。凝胶过滤色谱法是测定单体PRL的金标准,但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在凝胶运行过程中,由于吸附变性,可能导致低估或高估。其他检测巨泌乳素的方法包括超滤法和免疫吸附法,这在常规实验室中也不常见。

另一个与使用基于免疫分析的平台的实验室测量PRL相关的问题是勾状(hook)效应的存在。由于前带(prozone)现象,勾状(hook)效应会导致PRL存在高值出现假性低的或正常的结果。这很容易通过稀释标本1/20或1/50来解决。肿瘤较大以及没有相应的PRL增加的临床症状通常应怀疑存在钩状效应。

库欣病:内源性ACTH超量

库欣病的实验室调查首先应确认内源性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超量,然后确定ACTH依赖性分泌,确定ACTH产生部位。生化研究前的绝对要求是排除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摄入。

确认皮质存增多症的试验

确诊皮质激醇增多症通常仍然是一个诊断难题,需要进行多种皮质醇增多症的检测。

a.血清或唾液样本可用于获得午夜皮质醇水平。库欣综合征与皮质醇产生的昼夜节律丧失有关,同时伴随着在午夜丧失皮质醇的正常最低点。血清皮质醇大于(5μg/dL)或唾液皮质醇大于(0.15μg/dL)符合诊断库欣综合征。报道中,午夜唾液皮质醇水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2%-%)优于其他皮质醇增多症的筛查方法。唾液皮质醇的效用对病人来说更方便,因为可以在家收集。收集是使用诸如唾液采集管(Salivette)收集设备完成。需要适当指导患者收集唾液,特别是避免在口腔溃疡等情况下收集唾液,以及在收集前避免剧烈刷牙,因为血液污染会导致唾液皮质醇假性升高。唾液皮质醇会随年龄增长、糖尿病和高血压而增加。然而,在确诊库欣综合征方面,唾液皮质醇似乎优于24小时无尿皮质醇(UFC)。至少进行两次收集以确认阳性结果。

b.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测量尿液中排泄的游离皮质醇

由于与其他代谢物的交叉反应(crossreactivity),选择的化验方法不管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是串联质谱法(HPLCortandemMS)免疫分析均是非常不可靠的。未结合部分是血清中的活性部分,占总循环皮质醇的2%-3%。如果肌酐显示采集完成且容量不过度,建议将所使用的特定试验的正常值上限作为阳性试验的标准。一般来说,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值高于正常值的2-3倍,提示皮质醇增多症。但在患者肾损害明显时不能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液体摄入量高和尿量5.0L/24h,抑郁和过量饮酒均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当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时,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均可同时洗脱(co-elute),导致假阳性。假阴性可导致慢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至少应进行两次收集以确认发现。

c.地塞米松夜间抑制试验(ODST):在晚上11点至午夜期间给予1毫克地塞米松,次日上午8点至9点测定血清皮质醇。正常个体的皮质醇抑制低于1.8μg/dL。之前也描述过,早晨皮质醇值小于5μg/dL一个足以抑制的截断值。但是,目前的指南建议1.8-μg/dL作为截点,5μg/dL的高值会导致高达15%的误分类库欣综合症患者为阴性。苯妥英(phenytoin)、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等影响地塞米松吸收和代谢的药物可能会影响结果,导致假阳性。

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的假阳性也可能发生在肥胖、抑郁、慢性酒精中*和高雌激素状态。患者服用地塞米松剂量后试验失败也会导致假阳性。此外,个体间的地塞米松代谢差异较大,以及一些常用药物对CYP3A4酶复合物代谢的影响,可能导致假阳性或阴性结果。任何抑制试验中,血清地塞米松的测定都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足够的药物水平以获得有效的结果。

d.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本试验每6小时口服0.5mg地塞米松,持续48小时。在测试开始后于上午8点和9点之间分别测定24小时和48小时血清皮质醇。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也采用了相同的皮质醇决策水平。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这个更为加繁琐的测试。

e.在周期性库欣患者或临床严重怀疑存在疾病,但皮质醇增多症检测呈阴性,进行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检测。这是基于一个理论,即一小部分库欣病患者和正常人对地塞米松表现出抑制,但库欣病患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反应是ACTH和皮质醇升。这项测试的过程中涉及个人接受每6小时口服0.5毫克地塞米松连续8剂。提取服用最后剂量的地塞米松2小时后和静脉注射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给药前即刻的血液样本的血清皮质醇。在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的15、30、45和60分钟分别采集血清皮质醇样本。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血清皮质醇浓度≦1.8μg/dL,或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15分钟血清皮质醇浓度1.4μg/dL被认为是正常的。

确认ACTH依赖性/非依赖性

a.ACTH测量:皮质醇分泌升高时,ACTH水平升高支持存在ACTH依赖性引起库欣综合征。如果ACTH为15pg/mL,则为ACTH依赖性引起的库欣综合征。也有人注意到,异位ACTH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患者通常ACTH水平高于库欣病患者。

b.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该试验基于以下原则:大多数垂体皮质激素肿瘤对糖皮质激素负反馈保留一定程度的反应性,而异位ACTH分泌肿瘤通常没有这种反应性。每6小时服用2毫克地塞米松,持续48小时,或单次剂量8毫克地塞米松。80%的库欣病患者会抑制血浆皮质醇水平降低到血浆皮质醇基线水平的50%以下。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由下丘脑产生,刺激垂体产生ACTH。在这个测试中,静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基线和之后的15、30和45分钟分别测量ACTH和皮质醇。ACTH升高40%以上,皮质醇水平升高20%以上,提示ACTH依赖最可能导致库欣病,因为异位来源ACTH通常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不敏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试验可伴随双侧岩下窦(IPS)采血,以确定是否存在引起库欣病的垂体病变。在这个侵袭性的操作过程中,由放射科医生经导管引流垂体静脉血进行岩下窦采血(inferiorpetrosalsinussampling,IPSS)。在基线和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后测量岩下窦(IPS)和外周静脉血的ACTH。同时测量PRL以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CRH刺激前岩下窦(IPS)与外周的ACTH比值为2:1,刺激后为3:1,提示是垂体引起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双侧岩下窦采血(BIPSS)的假阴性结果包括周期性或轻度库欣综合征(cyclicormildCushingsyndrome)、对CRH反应性低的肿瘤、位于蝶窦的异位肿瘤,假阳性较少见。导管技术和垂体静脉引流的解剖变异也可能影响试验的效果,试验应在对该领域有专门知识的中心进行。双侧岩下窦采血(BIPSS)是用以确认垂体依赖性库欣病的最明确的检测手段,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约为95%。

检测中的问题

接受口服雌激素治疗的妇女可能有皮质醇结合球蛋白水平升高,导致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升高;然而,未结合的尿游离皮质醇和未结合的唾液皮质醇未受类似的影响。唾液皮质醇的测定可采用商业血清免疫测定法或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试验在较低的线性范围内的分析灵敏度和足够的性能表现对临床应用这些试验很重要。如果样本是在正常分泌期间采集的,存在的周期性疾病可能导致正常的实验室结果。皮质醇测量的不同平台之间的标准化一直是一个问题,特别是与使用一种可能无法转移到其他平台的特定测定方法得出的临界值有关。目前报道了6种皮质醇的参考资料,导致皮质醇缺乏在不同平台间的可转移性。虽然二十四肽促皮质素Synacthen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存在的决策限制(decisionlimits),通过使用免疫分析方法得到了发展,但尚未使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进行过验证。免疫分析也显示缺乏特异性以及化验分析间有显著的差异。El-Farhan等报道,在英国NEQAS技术验证测试方案中,不同免疫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计算出单一的、有意义的作为目标(target)的均值。方案决定使液相二级质谱(LC-MS/MS)值来设置目标(target)。液相二级质谱(LC-MS/MS)的应用提高了皮质醇测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唾液皮质醇测定的首选方法。然而,除了缺乏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对皮质醇临界值的验证外,也缺乏一个单一的、经过验证的参考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或TSH腺瘤的特征是垂体肿瘤伴TSH、T4和T3水平升高。由于糖蛋白激素α和β亚基,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肿瘤可以产生超量的TSH的α亚基,以及将会看到异常增高的α亚基(ng/mL)与TSH(mIU/L)的摩尔比(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其他有效测量包括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升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的增加被认为是对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导致肝细胞内肝细胞核因子4α水平增加进从而促进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形成的间接影响。TSH腺瘤患者血清羧基末端交联端肽1型胶原蛋白(ICTP)水平也升高。这是甲亢患者骨代谢亢进的表现。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试验可用于诊断疑似TSH腺瘤。注射TRH后测量TSH。TSH腺瘤对TRH缺乏正常的TSH反应。T3抑制试验也被用来检测TSH腺瘤的存在。(每天80-μg,连续8-10天)T3抑制测试后正常个体中可见TSH被抑制,而TSH腺瘤则不会观察到TSH被抑制。然而,如果伴有心血管或肺部疾病,则不应进行该试验。大多数TSH腺瘤对生长抑素仍有反应,给药后T4和T3水平下降。这也可以用来评估生长抑素类似物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存在TSH升高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升高时,重要的是排除潜在的分析干扰、已知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患者依从性差。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尤其是垂体性或中枢性抵抗,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TSH水平升高,类似于TSH腺瘤。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伴随的其他垂体前叶激素高分泌的特征,将有助于确诊TSH腺瘤。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患者经常有该病的家族史和缺乏α亚基升高,和TSH腺瘤中找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羧基末端交联端肽1型胶原蛋白(ICTP)水平。家族性TSH腺瘤是罕见的。此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的结果TSH反应正常或过度(exaggeratedTSHresponses)以及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中T3抑制TSH。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患者羧基末端交联端肽1型胶原蛋白(ICTP)水平正常。生长抑素可降低TSH腺瘤的血清TSH水平,但不能降低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的TSH水平。由于甲状腺激素抵抗(THR)综合征与TSH腺瘤的鉴别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上述所有试验都有助于证明。

分泌促性腺激素腺瘤

分泌促性腺激素肿瘤通常是大腺瘤,可引起视力损害。通常,FSH升高的患者性腺功能减退,α亚基水平和MRI可证实肿瘤。

影像表现

对于显示垂体腺瘤,使用未增强或对比增强MRI进行垂体影像学研究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通常为了其他原因进行影像检查,偶然发现垂体腺瘤会。由于视交叉距离肿瘤较近,出现垂体大腺瘤需要进行正规视野检查。用于诊断垂体前叶分泌性肿瘤的诊断试验如表1所示。

表1分泌性垂体肿瘤的诊断

激素分泌超量

试验

解释

生长激素(GH)

IGF-1测量(筛查);

口服糖耐量试验

增加(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参考范围);

分钟的GH未能被抑制1.0μg/L

泌乳素(PRL)

泌乳素基础水平;

采用下列方法排除巨泌乳素血症:聚乙二醇沉淀、凝胶过滤色谱、超滤、免疫吸附;

*注意尤其是垂体大腺瘤伴正常PRL的钩状(Hook)效应。

泌乳素水平在-ng/mL

ACTH(库欣病)

确认皮质醇增多症

○血清或唾液的午夜皮质醇值:至少测量2次;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至少测量2次;

○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CRH测试

血清5μg/dL或唾液0.15μg/dL;

唾液皮质醇是首选,因为更方便;

超过HPLC或MS/MS的参考范围(通常为正常上限的2-3倍);

未能抑制1.8μg/dL;

CRH后血清皮质醇1.4μg/dL支持库欣病诊断

ACTH依赖性的测定

○ACTH水平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CRH刺激试验

○CRH刺激试验+双侧岩下窦采血BIPSS

ACTH15ng/L提示是库欣综合征的原因;

库欣病:(80%患者)抑制至50%基线皮质醇,异位分泌ACTH肿瘤不受抑制;

库欣病:较基线升高的ACTH40%,皮质醇升高20%

库欣病:CRH刺激前IPS:外周的ACTH比值为2:1,刺激后为3:1

TSH

TFT

FT4和TT3升高,TSH不正常或升高

SHBG和ICTP

升高

α亚基(ng/ml)与TSH(mIU/L)摩尔比值

TSH腺瘤升高(1)

TRH刺激试验

对TRH的TSH反应受损

TRH抑制试验

TSH腺瘤:TSH抑制失败

促性腺激素腺瘤

FSH和α亚基

均升高

治疗

垂体机能亢进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和激素的影响。对于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病,手术切除腺瘤是治疗的选择。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兰曲肽)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肢端肥大症,库欣病和TSH腺瘤。此外,竞争性生长激素受体(GHR)拮抗剂可用于肢端肥大症的治疗。对于泌乳素瘤,首选多巴胺激动剂治疗。

手术治疗:除泌乳素腺瘤外,对于大多数垂体肿瘤,手术是一线治疗。由于垂体肿瘤的解剖位置,切除术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经蝶)微创手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常规放疗可缩小肿瘤大小;然而,垂体损伤和由此可能会导致产生垂体功能低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比常规放射治疗要少,尽管两者的垂体功能减退的风险相似。放疗是一种辅助治疗,用于手术、药物治疗或联合两种治疗未能缩小肿瘤体积大小、降低激素水平或肿瘤大小和激素水平均未能适当降低的患者。

结论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更新并总结了垂体激素的生理和生化,以及分泌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然而,作者的主要中心重点是更新实验室工作人员,特别是临床化学专家和受培训人员如何确认不同的分泌肿瘤的诊断。

伽玛刀张南大夫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述从临床生化看分泌性垂体瘤下诊